故天地樂者,善應出也,天地不樂者,惡應出也。須治生有錢財,乃當出之。
真人自詳思其要意,所致述效本行也。观其治燥诸条,只用硝、黄,不用去湿之药,不泥《经》语可见矣。
以热治寒,以寒治热,谓之正治,又谓之逆治。兼体痛而恶寒无汗,脉浮紧者为伤寒。
詳念其後,但令可知慎之慎之,小事致大,文復重,故小息耳。故先樂其長,以順樂天地人之道也。
畏死之人,不敢犯此誡文,是亦祿策所致。三十、手少阳由耳后二至目锐,足少阳起目锐,上头角下耳后,支从耳后出耳前至目后。
此法不知世有传书否。是民中有知,不報乃如是,自以職當天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