诸腹满实痛、烦渴谵妄、脉实数而沉者,无问日数,三一承气汤。气流而滞,则血注而凝。
或得病二、三日,脉弱,无太阳柴胡证,烦躁,心下硬,至四、五日,虽能食,少少与小承气汤和之,令小安。外红内紫,则为热甚。
全身而言之,固名人也,且血脉尽皆环贯脏腑,营运周身,如果无命、三焦之形体,则何得气血营运之道路耶。五至以上曰数,不满四至曰迟。
若其色淡红而稀暗者,皆因邪在三阳,已成斑疹入里,邪从阴化,或过服冷药所致。补须用附子,通则用大黄。
一、疽,心火热毒也。喘咳上气,加半夏,名越婢加半夏汤。
外则用凉药而蠲之,热盛则血得凉而易散,不散,则热已痿而血凝于凉。热酒调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