若不图之于早,为阴消阳长之计,必至于阴气寖寖而盛,厥冷日深,烦躁日甚,虽用茱萸、附子、四逆等汤,恐缓不及事,惟当灸厥阴以通其阳。小便不利必发黄,虽发黄不为阴黄。
然少阴证,法当咽痛而复吐利也。此条吐利烦躁厥逆,皆与上条同,一用吴茱萸汤治之,一曰死不治者,何也?
或复加烧针劫取其汗,以致亡阳证具。 故此时虽烦下利,乃阴退阳回,故知其必自愈也。
经曰:冬伤于寒,春必病温,此过时而病者也。用瓜蒂散吹鼻,此在上者,因而越之之法也。
柯琴曰:仲景书中最重柴、桂二方,以桂枝解太阳肌表,又可以调诸经之肌表;小柴胡解少阳半表,亦可以和三阳之半表。 程知曰:咽痛忌汗、忌寒下、故甘草、桔梗、苦酒三方,皆用和解之法。
若脉单大不弦,则为土不受邪,其病易愈,名为顺也;单弦不大,则为木来克土,其病难治,名为负也。 汪琥曰:此条论仲景不言当灸何穴。